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信息 > 单位要闻 >

记我队2024年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组

时间:2025-01-07来源: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 阅读量:
筑牢地灾防治基石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记我队2024年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组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重要论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支撑地质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双控”工作,省自然资源厅下达了1:1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工作。此项工作是在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的基础上,以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内的乡镇为单元,并兼顾重点防治区段和重点流域,开展更大比例尺、更高精度的调查,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风险管控及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提供基础依据。2024年,我队实施了合水县、广河县等3个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

\

抽调强将,如期递交项目设计。地质灾害防治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刻不容缓。2023年12月中旬,接到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的任务后,我队水工环工程勘察院迅速行动,抽调业务娴熟、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技术骨干,组建了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项目组。项目组成员严格按照省厅要求和相关工作规范,一方面快速收集合水县、广河县等地区的地质资料,另一方面同步开展野外踏勘工作。经过多日连续奋战,成功完成了3个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项目设计书的编写,并于2024年2月5日顺利通过省厅专家组审查。

不畏暑热,按时完成野外调查。本次地质灾害精细调查野外工作时间长,调查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夏季天气炎热,加上地势复杂,山地丘陵众多,调查人员充分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逆水行舟、迎难而上,在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俯瞰后,仍不畏艰难踏上山路,用脚步仔细丈量大地,认真勘查房屋周边环境,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做到不漏一户、不放过一个隐患。为按时完成调查任务,技术人员每天早出晚归。清晨,天刚蒙蒙亮便收拾行囊准备出发;直到暮色降临、光线黯淡无法记录时,野外调查工作才暂告一段落。完成外业工作回到驻地后,他们又立刻投入到当天数据的整理中,反复校准核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野外调查任务,为项目后续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拓创新,强化技术应用。根据规范要求,本次调查需采用更大的比例尺以及更高的调查精度,现有的卫星遥感影像已无法满足本次技术要求。为提高数据获取精度,加快项目调查进度,项目组采用无人机进行大面积航拍,获取调查区全域正射影像图(DOM),为项目提供了高分辨率影像,极大地提高了遥感解译精度,提升了野外调查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项目组结合我队的技术设备优势,为各野外调查小组均配备了无人机。无人机拍摄视角更加自由,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识别、圈画及规模判断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进行观察判读,大幅提高了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保障了调查人员在危险区域工作时的人身安全。

交流学习,增强实干本领。自承担项目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提升,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交流学习活动。2023年11月,项目组成员参加了甘肃煤田地质局举办的地质灾害调查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培训班中,技术人员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交流,分享工作经验,从不同视角探讨地质灾害调查方法与技巧,为更好地完成本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日常工作中,项目组始终保持紧密联系,相互分享方法与经验,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面对复杂技术难题,项目组成员集思广益,发挥各自优势,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技术人员汲取新知识、新技能,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为单位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今后,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乡村振兴的安全屏障,全体项目组成员将持续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不断磨砺专业技术能力,全力以赴为项目后续的野外验收和成果报告验收夯实基础,护航乡村振兴稳步前行。

图文 / 王洁康、董鹏顶

返回顶部